今天就跟大伙聊聊,众所周知的大品牌,为什么还要做广告。
首先强调,不是所有品牌都合适作广告。广告虽能应对大部分商家的获客问题,但绝对不是什么万能药。例如德勤,埃森哲等,哪怕做到全球顶尖,也很少做广告。如果他们想扩宽生意,会直接拜访各大公司里的老板高管们,根本没必要花大预算,拿着大喇叭去对大众喊话,因为广告对他们来说,太大了,忍不了。
今天我们就以肯德基,苹果两大品牌进行展开。
肯德基作为移民带来的正宗鸡大品牌,20元左右的快餐单价,几乎可以辐射整个中国市场。门店超过7000+,覆盖31个省市和地区。这样的国民大牌人人皆知,却必须以最高频率做广告。原因只有一个行业门槛过低,竞争过于惨烈。很多年轻人一想到创业,第一个蹦出来的想法就算搞餐饮,民以食为天嘛。刚需,高频,复购,
如果光看这三个标准,餐饮确实是一门适合来练手的好生意。很多大佬也确实是从餐饮创业开始积累经验的,连巴菲特都喜欢在自传里吹“小时候,善于卖柠檬水”。同样是上世纪40年代,东亚还处于战乱时期,北美白人——“真·天龙人”。餐饮之所以能成为奸商的新手村,全屏三大优势:初次投入成本低、现金流通畅、近距离接触消费者。但也正是有这些低门槛的优势,导致餐饮的竞争永远是T0级的惨烈,尽管肯德基的综合实力已经站在餐饮界的金字塔顶端,但他们也无法抓牢所有消费者,因为食客对食物的忠诚,是薛定谔的忠诚。所以大型快餐品牌,必须不停的研发新产品,不停的打广告。
尽管不如肯德基那样历史悠久,但关键在于乔布斯传奇的经历。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本源,就是从一台小小的苹果手机开始的,我们今天能用一个小黑盒子轻松便捷地打车,叫外卖,购物等,可以说都是拜苹果所赐,苹果有牢牢绑住用户地ioses系统,还要竞品老板和媒体人约架骂街,也要誓死捍卫的苹果牛逼宇宙真理。尽管这几年来苹果安卓阵营相较已没有碾压级的优势,但光看纯利润的话苹果始终遥遥领先所以手机厂商的利润总和。生意的大盘已经这么稳了,还有必要做广告吗?有必要!
苹果的核心问题是电子产品的特性,技术发展导致的周期性为0。熟悉电子消费品行业的同学一定知道,全行业的点子产品都有统一的迭代周期,迭代速度取决于底层技术的商业化速度。打个奇妙的比方来说,苹果,华为,小米这一类以数码科技为底层支撑的电子消费品牌,就像是参加一年一度运动会的选手,每年他们都要回到同一起跑线上。有些选手家世斐然,装备无敌,还要钞能力,但其他选手依然刻苦训练,突飞猛进,最终反超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。所以尽管现在苹果还算是跑在前面,但如果不豁出吃奶的力气,被赶超的进程还将被进一步缩短。在这个比喻里产品本质是选手奔跑的双腿,营销传播就是跑步时前后摇摆的手,不是为了摆着好看,优秀的营销方案能大幅度让销售曲线走的又高又远,所以苹果的广告真的不能停!